公共雕塑立于城市公共場所中,它在高樓林立,道路縱橫的城市中,起到緩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帶來的擁擠、迫塞和呆板、單一的現象,有時也可在空曠的場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隨著城市化的普遍推進,經濟已不再是衡量一座城市發達與否的唯一標準,城市軟實力越來越成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特別是文化軟實力,更是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優秀的城市雕塑甚至可以被人們視為該城市的市標,成為象征城市身份的品牌標識與視覺符號。
而雕塑作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與使者,在設計創作時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雕塑的風格和手法要注意所設置區域的特征
在歷史積淀豐富區域的雕塑和紀念性場所的雕塑應盡量采用古典主義風格或是寫實手法?,F代風格的環境可以選用現代主義風格或者抽象手法的雕塑。
二、雕塑的題材或形式要體現場所精神
雕塑要反映場所的歷史特征、文化內涵或區域特色。
三、雕塑的造型、體量或色彩要與所設置區域的整體環境相呼應
可以依據公共場所的具體特點,或與其協調一致,或相互對比,不可能盲目借鑒或復制其他城市的雕塑。
法國藝術家布魯諾·卡塔拉諾的《旅行者》是一件神秘的雕塑,喚起了每位旅行者離開家去新海岸時不可避免留下的回憶和自己的一部分。
位于明尼阿波利斯雕塑公園,由克拉斯·奧爾登堡和庫西耶·范·布魯根共同完成的《湯匙橋與櫻桃》雕塑既有趣又美麗。
由匈牙利藝術家埃爾文·洛蘭斯·埃爾維設計的《彈出》是一個似乎正在從地球上爬出來的巨型雕塑。該雕塑位于布達佩斯的塞切尼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