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立于城市公共場所的雕塑作品,強調和室外環境的有機融合。從城市的本質而言,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和發展需要,城市雕塑是作用于城市空間結構組織的有機要素,只有重視了這種要素的必須性,城市才能獲得美的形象,詩意的贊頌。城市雕塑是一種識別體系,它是關于歷史文脈,文化信息的一種傳達。城市雕塑是美的傳達,與空間環境相應的雕塑側偏重于城市環境的豐富和協調性,更多強調與構筑培植物的關系,在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中找到藝術表現的作用和價值關系。這類型雕塑隨城市環境變化而變化,也許是歷史的信息,也許是藝術家的瞬息閃念、異想天開和奇思異想或者是一個新的觀念的表達,它們不斷在城市空間中喚醒一段記憶,調節人們的視覺,啟迪人們的思想,更新陳舊的觀念。城市雕塑應將活動行為視為雕塑的有機部分納入作品之中。城市雕塑作為一種時間的載體,它超越時間空間,超越現世的浮光掠影,把生命與夢想帶到未來。城市雕塑對于城市、對于城市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只有我們將新的藝術思想貫穿在作品中,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將藝術思想付諸于實施,才能發揮城市雕塑的最大作用。
城市雕塑視覺形式的產生,來源于雕塑家對某種特定空間環境的把握和對形式法則的創造性運用。城市雕塑藝術形式的創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現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尋求形式的創造,是與特定空間環境的統一協調來整體思考的。限定與創造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城市雕塑設計恰恰是在這一矛盾中通過雕塑家自覺地運用一定的形式規律與法則,融入個人的情感與理想所產生的視覺樣式。袁運甫先生認為:“作為城市建設中的公共藝術創作,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如何適應大多數市民對待藝術的基本態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確地導向更具崇高精神意義的文化境界?!被谶@種認識,我們既要協調特定空間環境與雕塑表現形式的問題,還要考慮到如何適應大多數市民對待藝術形式的適應問題?,F代建筑在功能及風格樣式上與傳統建筑大相徑庭,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應與建筑風格協調一致,從建筑的功能屬性、空間環境的特性、工藝與材料的運 用三個方面整體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創建問題?!靶问健币辉~拆開來用,“形”可理解為象,“式”可理解為韻,在整個形式范疇中是韻統象,而不是象統韻。有了這種認識,我們就不難理解,在形式的創造過程中,對“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謂“式”,從整個作品來認識,指的是支撐作品的整體結構關系,是形成 “韻”的主要方面,也是產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視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