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浮雕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得益于浮雕的精湛工藝,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浮雕的技術特點,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
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梢钥吹?。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境的裝飾。
浮雕為圖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與沉雕正好相反),是半立體型雕刻品。根據圖像造型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淺浮雕和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高浮雕則是多層次造像,內容較為繁復。浮雕的雕刻技藝和表現體裁與圓雕基本相同。古今很多大型紀念性建筑物和高檔府第、民宅都附有此類裝飾,其主要作品是壁堵、花窗和龍柱(早期)及柱礎等。
浮雕是一個空間內的藝術品,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開始運用浮雕來提升整體形象。比如地鐵站、火車站、禮堂、公共空間、美術館、展覽館、接待場所等。浮雕的材料有石頭、木頭、象牙和金屬等,有單獨一種材質,也有多種材質混合。
浮雕的場景應用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內多用于展廳,而室外則多用于景觀墻。其材料采用多以石頭、玻璃鋼、銅等為主。
浮雕也分為陰刻與陽刻,都是我國傳統的兩種基本刻制方法,是一種獨特的雕刻方式。陽刻,是將筆畫或圖案顯示平面物體之下的立體線條刻出。陰刻,則是將圖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在景觀設計中,浮雕藝術逐漸發展成為以視覺審美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城市景觀環境的重要景觀形式,不斷豐富著城市空間環境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品質。人類文明不斷的發展,浮雕藝術已慢慢滲透到城市建設當中,成為城市文明和景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優秀的城市浮雕設計作品,不僅是城市中的亮麗風景線,而且是城市歷史文明,文化底蘊的承載者和展示者。
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顧名思義,浮雕擋土墻即是采用浮雕的藝術手法通過對各種材料加工成型,然后將制作好的藝術圖案造型連接到擋土墻的預埋件上,使之與原有擋墻成為一個整體,用以美化擋墻,提升環境。這類擋土墻由于是采用浮雕的藝術處理手法,有時還與圓雕、透雕手法相結合設計,通過圖案的高低層次、肌理效果對比和光影變化,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
新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生態、文化、政治及經濟的飛速發展,浮雕作為一門藝術設計,開始融入到環境景觀設計當中,以綜合型藝術表現形式出現。浮雕景墻是景墻中的一種特有的設計形式,它結合了浮雕藝術、園林藝術等多重形式藝術,開拓了平面與立面創作的創新領域,提出了未來園林景點設計形式的新方向,它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間立體界面的可塑性、建設性,豐富了垂直界面。另外,環境問題的治理、藝術需求的滿足、文化內涵的傳承已成為當今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緊迫要務,浮雕景墻在環境中有著空間、美化、文化等多種功能,對于解決問題起到推動作用。與此同時,設計、制作、管理維護存在漏洞和缺陷,導致城市公共空間中浮雕景墻出現方案差、工藝低、維護難等現象。因此,對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研究是及時和必要的,結合現有案例分析,得出結論,構建理論體系,用來指導城市公共空間中浮雕景墻的發展。城市雕塑景觀:浮雕設計起到重要作用